剩下來的湯渣紅蘿蔔和薯仔,不要浪費,用來做炸薯波!
FOOD
南瓜飯 簡單易做【惜食食譜】Pumpkin Rice – Leftovers Recipe (Video)
過熟香蕉點用?! 香蕉朱古力奶昔 Banana Chocolate Smoothie (Video)【惜食食譜】
【廚師環保手記】廚餘政策 實行又是另一回事
其實有很多環保政策,說得漂亮,到實行層面,又是另一回事,很容易變了樣。
我曾在歐洲公司的餐廳工作,表面上較注重「企業社會責任」。
在新入職員工簡介會上,公司特別介紹環保政策,說得天花亂墜。
什麼選用食材方面,餐廳會用有機蔬果、走地豬肉、環保海鮮;廚餘方面,餐廳稱會將廚餘運往廚餘廠,要求員工將廚餘和其他垃圾,分別棄置於相應的垃圾桶,方便回收廚餘。
我以為,我終可在一間green restaurant工作~
可是,做落先知,廚房忙起上來,廚師們都將「廚餘」和「一般垃圾」亂丟在一起,果皮、膠手套、菜頭菜尾、鮮肉、保鮮紙全部垃圾混雜一起。
本來大佬都有提醒各位,「垃圾還垃圾、廚餘還廚餘丟好」,但因為廚房實在忙到出煙,大佬也分身不暇去理這「小事」。
【惜食食譜】香蕉麵包布甸 Banana Bread Pudding
消除的剩食目標:
- 麵包
- 快熟到爛又無人食的香蕉
- 屋企人唔食的朱古力
廚師朋友在餐廳帶來了很多麵包邊皮(餐廳只要麵包的中間部份,頭頭尾尾都都不要),加上家裡無人願吃、快熟透的生果,做「麵包布甸」最好,簡單易做!
繼續閱讀【廚師環保手記】煲幾多飯好
廚餘日記 lol
我每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煲飯。
作為廚師,我都唔想浪費食物,但若煮唔夠飯,有客到又無飯,經理一定嘈,但浪費得太多,另一個老細又唔高興。
我餐廳又冇炒飯賣,所以每天煮的飯也不會留過夜,用來炒飯。
農地上「人棄我取」 收割「沒價值」作物 – Gleaning

羽衣甘藍
英國的十二月真夠凍,除了冷,就只有冷,什麼感覺都沒有。這天,我隨英國Devon轉型城市Totnes的食物回收團體Food in Community的義工於清晨,到農場收割「多餘」的韭蔥(Leek)、羽衣甘藍(Kale)和紫椰菜,他們叫這做「gleaning」。
幾星期前,農夫已收割了一次韭蔥,當時有些韭蔥還未長得夠大,故未能收割,任其繼續生長。至於羽衣甘藍,因農場已交夠貨給買家,不會再花錢花時間收割多餘的農作物,任於農地枯萎算了。還可以吃的農作物,只因經濟原因而任其枯萎至死,實在太浪費了,故農場也樂意讓我們來收割「多餘」的農作物。
大家分工合作,我負責收割韭蔥和羽衣甘藍,有義工去收紫椰菜,在寒風下收割真的冷死了。因我們人手和運輸車輛有限,只能收割到農田內約一半的蔬菜,真難以想像全世界還有多少農作物,耗用了水、肥料、電力、力氣和心機種了出來又被浪費掉。
接下來一星期,我們都將這些韭蔥、羽衣甘藍和紫椰菜送給FIC受惠者。
隨心付費的回收食材Cafe 「Pay What You Feel」
由英國居民組成的Food in Community不只將回收得來的蔬果等食物「送完就算」,還會利用「剩食」炮製美食,舉辦每月一次、「有乜煮乜」的「Pay What You Feel Cafe」 (PWYF Cafe),客人隨心付費,認為Cafe的食物、服務值多少,就付多少,「值幾多,畀幾多」。
「我們會根據手上有何食物再設定餐單,通常包括湯、主菜、素食、沙律、麵包,有時還有甜品!」FIC的董事Chantelle和義工們一起檢視手上有的食材:農場捐出的graded-out 薯仔、甘旬、椰菜花、菠蘿、蘋果、啤梨、蘋果汁,還有食物銀行送出的雜豆…..義工們於是決定煮最簡單的「茄子雜菜煲」(就是將所有蔬菜、雜豆煮成就是=.=)、薯仔沙律、啤梨菠蘿沙律。另外還欠調味料及主糧,要到超級市場購買。
訪英國記 — 讓被剔走的蔬果「重生」
去年底,我自香港跑到英國Devon轉型城市Totnes,看看當地一班居民食物回收團體Food in Community(FIC),如何盡力拯救一大堆香蕉、柑、蘋果、薯仔、紅菜頭、紫椰菜、椰菜、洋蔥等被「嫌棄」的graded-out農作物 。
「2012年,我參加了園藝課,其間到一個農場考察,竟發現農作物竟散落一地,是紅菜頭!因數量太少,(農場)若再聘人手收割,不符經濟效益。這正是個好機會,想想如何好好利用這些紅菜頭!」FIC創辦人之一David回想道。
David當時與一位同學,大膽向農場Riverford負責人提議,讓他們到農場收割這些被「遺棄」的農作物(gleaning),農場負責人反建議:
「收割對你們而言,太辛苦了吧,不如我直接將農場的不合格」的蔬果(graded-out vegetables)轉送你們,如何?」
David喜出望外,同年底,他們開始接收graded-out農作物,再轉送食物銀行和兒童中心,翌年4月,他們將計劃正式註冊為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FIC正式成立。
什麼是graded-out農作物?
繼續閱讀
【隨筆】糧食安全 Think beyond your plate

朋友annual dinner的剩食(右圖)
這我很同意,有很多被丟棄的食物,仍可食用,拯救了這些資源,亦是「增加」糧食供應。但作為個人,又有何可做?
她指,糧食安全關係到每一個人,我們是糧食系統的其中一部份,我們應思考一下餐碟背後的事,「think beyond your plate」!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可持續發展客座教授Richard Brubaker(左)、譚迪詩
個人:Think beyond your plate 食肆:廚餘審計
我想,選擇不同食物、餐廳時,想想食材從哪來,哪種方法產生的廢物、廚餘較多(例如自助餐),盡量避免吧。
至於食肆,則不妨進行廚餘審計,了解各個運作過程中產生了多少廚餘,究竟是廚房產生的廚餘較多,還是食客剩下的較多。這個香港是否未太盛行?
她說,可持續發展不代表要用更多錢,而是可節省金錢的。這大概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大方向之一吧。
糧食安全:food availability、food access、food use
繼續閱讀
「咪嘥嘢食店」除了貼「大嘥鬼」外 可貼出措施告示嗎?

觀塘一間「咪嘥嘢食店」只貼有「咪嘥嘢食店」貼紙宣傳,但沒有貼出相關惜食措施告示。
因為想了解「咪嘥嘢食店」的實行情況,我們去了幾間「咪嘥嘢食店」「考察」,但發現若非我們開口問,是不知食客可參與什麼惜食措施。
🍝「食光光」上月光顧過長沙灣和觀塘幾間銀級「咪嘥嘢食店」(包括西式食肆、茶餐廳)發現店面雖貼有「咪嘥嘢食店」的貼紙,但沒展示「食物份量選擇」的措施,職員亦未主動提醒食客可選「少飯少粉」或其他措施,我們不知可如何「共同」減少廚餘。
🍝但當我們主動要求「少麵」,職員會非常樂意配合。

在一間銀級「咪嘥嘢食肆」,我們主動提出「少意大利粉」,職員亦樂意配合。 上圖:原份量 下圖:少粉後
我們覺得,若食肆應貼出告示,展示惜食措施,如「少飯」,可提升計劃參與度~
在這方面,一間連鎖米線店在餐牌印上「少米減一蚊」的宣傳,之前的墊餐紙亦印有「唔好眼濶肚窄」的提示字句,鼓勵食客有需要時叫「少米」,此做法值得參考啊~
若已餐牌列明「食物大小份量的選項」或其他措施,則應不用刻意再張貼告示。

連鎖米線店的餐牌印有「少米減一蚊」的宣傳

有食肆在餐墊上提醒食客不要「眼闊肚窄」。
🍚有關「咪嘥嘢食店」計劃:
🍚
環保署於2015年推出了「咪嘥嘢食店」計劃,「鼓勵餐飲業界及酒店業界的食肆透過提供食物份量選擇和採取減少廚餘措施,與顧客共同從源頭減少廚餘」。食肆只要採用不同的指定措施,就可成為「金」或「銀」級「咪嘥嘢食店」。
銀級「咪嘥嘢食店」要求如下:
使用宣傳品向顧客傳達惜食的信息;
鼓勵顧客把所點的所有食物吃光或把剩餘的飯菜帶走;
採取最少一項指定的食物份量選擇或減少廚餘措施(如提供「少飯」選擇、讓顧客選擇不要小吃)
金級「咪嘥嘢食店」則除了要符合銀級的要求外,還要實施額外最少3項指定措施。
用環保產品,真的環保了?
曾用三個食物盒買外賣,遭朋友質疑「用咁多洗潔精清洗仲唔環保」,而生產環保產品,又要耗用資源,我一直為「環保產品是否真環保?」的問題糾結。
所謂減廢,不用倚靠「環保產品」才可做到。
😶「很多方法可減省膠即棄餐具,唔係話一定環保產品,先做到」。
*********
有朋友習慣自備餐盒餐具,他見到市集各式各樣的環保產品,如摺疊餐盒、摺疊杯等,不禁質疑:「特意生產和購買額外的產品,又很環保嗎?」
環保清潔 – 果皮、咖啡渣都有用處

綠活地圖發起人阿珊
如何用廚餘、較天然的方法清潔?最後一集「惜食行者」請來綠活地圖發起人阿珊,談談簡單的環保清潔方法!
– 果皮清潔劑,亦可做肥料
– 小梳打 – 可用作除臭,混合醋會增強潔力
– 咖啡渣 – 可加入手工梘,造到磨砂效果,亦可用作去油和扎染
– 驅蟲 – 其實人們可先調節看待昆蟲的心態,可嘗試與昆蟲共存,不一定要趕盡殺絕。阿珊建議,清理積水可減少蚊蟲滋生、種植「天然驅蚊植物」驅蚊草、檸檬草等,也可達到驅蟲效果。
想知多點?聽聽最後一集的惜食行者吧!
惜食行者電台節目第13集「環保清潔」
我們一班關心食物環保朋友,在13集電台節目「惜食行者」,訪問不同為食物環保努力的「惜食」朋友~
重溫:https://goo.gl/T2tkxa
天姿作圍:食物自己種 自己買 天水圍的社區經濟計劃
「對食物的保證是由社區來,不是由保證系統來。」阿縈說。

天水圍街坊June(左)、關注草根生活聯盟「天姿作圍」組織幹事阿縈
社區經濟計劃 「天姿作圍」集合天水圍街坊力量,在區內自種食物,消費者同時成了生產者。生產者勞動換取社區貨幣,用以購買大家生產的食物,不用落入連鎖集團手中。來聽聽關注草根生活聯盟「天姿作圍」組織幹事阿縈,以及天水圍街坊June的分享。
🌱天水圍的田 收廚餘堆肥🌱
「天姿作圍」是關注草根生活聯盟的一個社區經濟計劃,希望集合社區中的資源,包括人和地,由街坊在區內負責生產、銷售和消費等經濟活動。「天姿作圍」,就集合了社區力量自己生產食物,進行有機耕作。
「天姿作圍」的田位於天水圍輞井村,街坊阿June表示,街坊會每周兩次集體落田,負責翻土、施肥、播種和灑水,另亦會各自輪流做其他工作。
他們還會收集廚餘堆肥,現每周可處理2噸廚餘,惟暫時主要跨區到中環、上水取廚餘,雖同區亦有人捐出藥渣,他們希望多些區內的餐廳捐出廚餘。
🙋生產者為你講解🙋
「天姿作圍」出產的農產,會拿到天秀墟銷售。當值的銷售員,也同為生產者,都有入田種菜,可親自向消費者交流,講解生產過程。
💪社區貨幣「基層保障券」💪
街坊勞動換來的不是現金,而是社區貨幣「基保券」。他們每工作一小時,就可換到30時分的基保劵,可用來換取他們種的農作物和其他食物產品,那麼,人工就不用跌入大型連鎖商店手中。
😊食物保證來自社區,不是來自一紙證書😊
郊遊樂 : 垃圾果皮要帶走 大型活動源頭減廢

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Vivien
在郊野,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果皮都不要留低,大型野外活動的主辦方,在籌備活動初期也應加入減廢的想法,來聽聽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Vivien的分享~
綠惜地球 The Green Earth
🍴帶走垃圾
🍴
Vivien表示,在郊野最常見到的垃圾是水樽、紙巾、食物包裝。
他們自去年開始的,推動自己垃圾自己帶走」活動,呼籲郊遊者帶走自己的垃圾。
她解釋,不時會吸引野生動物摷垃圾桶「找吃」,造成遍地垃圾,有的垃圾更會被吹到水塘、海等難以清理的位置,所以最好是自己將垃圾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