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英國記 — 讓被剔走的蔬果「重生」

Chantelle (左)、David

去年底,我自香港跑到英國Devon轉型城市Totnes,看看當地一班居民食物回收團體Food in Community(FIC),如何盡力拯救一大堆香蕉、柑、蘋果、薯仔、紅菜頭、紫椰菜、椰菜、洋蔥等被「嫌棄」的graded-out農作物 。

「2012年,我參加了園藝課,其間到一個農場考察,竟發現農作物竟散落一地,是紅菜頭!因數量太少,(農場)若再聘人手收割,不符經濟效益。這正是個好機會,想想如何好好利用這些紅菜頭!」FIC創辦人之一David回想道。

David當時與一位同學,大膽向農場Riverford負責人提議,讓他們到農場收割這些被「遺棄」的農作物(gleaning),農場負責人反建議:

「收割對你們而言,太辛苦了吧,不如我直接將農場的不合格」的蔬果(graded-out vegetables)轉送你們,如何?」

David喜出望外,同年底,他們開始接收graded-out農作物,再轉送食物銀行和兒童中心,翌年4月,他們將計劃正式註冊為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y,FIC正式成立。

什麼是graded-out農作物?
繼續閱讀

廣告

內地收緊入口回收物料 政府說是「機遇」?

長此下去,就說服不到公眾進行分類回收了。

* * *

內地年底收緊禁止進口俗稱「廿四味」的洋垃圾,包括廢塑膠、未經分揀的廢紙等。有回收業界人士吐苦水,說因未獲批文,下周一可能停收廢紙!但政府說,今次是機遇,可借機提升本地回收業水平。(其實什麼國家政策也說是機遇啦)😅

* * *
綠惜地球周一舉行「中國環保利劍下的香港回收出路」分享會,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說,商會決定或會於下周一(11日)會暫收廢紙,因為大型造紙廠未取得進口內地的批文,「香港廢紙一路急跌,去唔到,我哋唔想停。去唔到的廢紙,我哋收左喺度,我哋嘅船爆咗棚、倉爆咗棚,最後都要停」。

DSC_6081

提升回收業界水平的機遇? 香港豁免?
繼續閱讀

【隨筆】糧食安全 Think beyond your plate

more tast less waste

朋友annual dinner的剩食(右圖)

 昨天(9日)參加了一個有關食物未來的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譚迪詩(Daisy Tam)談到糧食安全。她說,世上沒有所謂「廢物」,「廢物」只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

這我很同意,有很多被丟棄的食物,仍可食用,拯救了這些資源,亦是「增加」糧食供應。但作為個人,又有何可做?

她指,糧食安全關係到每一個人,我們是糧食系統的其中一部份,我們應思考一下餐碟背後的事,「think beyond your plate」!

Richard Brubaker(左)、譚迪詩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可持續發展客座教授Richard Brubaker(左)、譚迪詩

個人:Think beyond your plate 食肆:廚餘審計

我想,選擇不同食物、餐廳時,想想食材從哪來,哪種方法產生的廢物、廚餘較多(例如自助餐),盡量避免吧。

至於食肆,則不妨進行廚餘審計,了解各個運作過程中產生了多少廚餘,究竟是廚房產生的廚餘較多,還是食客剩下的較多。這個香港是否未太盛行?

她說,可持續發展不代表要用更多錢,而是可節省金錢的。這大概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大方向之一吧。

糧食安全:food availability、food access、food use
繼續閱讀

大埔年宵 燈籠碌地「竹全部都係竹」

今個年初一又跟自然脈絡野人到年宵市場「執嘢」,以往只去上水一區,今年擴至大埔。

我們在清晨5時半前抵達大埔年宵市場,最搶眼的是地上約20個「紅燈籠」, 像一個個波被丟在球場兩邊地下,用完即棄,難道這叫「好意頭」?一位老伯對我們說:「攞返兩個啦,無人要架喇!」

dsc_4818
「紅燈籠」被遺在地上
dsc_4823
「紅燈籠」被遺在地上

繼續閱讀

最膠損友:唔要膠 帶水樽裝飲品 小店成功!

14192653_892613534206101_4166272492633395499_n

撲水 – Water for Free創辦人Rachel

撲水 – Water for Free創辦人Rachel~
主持WWW亦在旺角街頭到4間飲品店「做實驗」,要求店員將鮮製飲品放入自己的膠樽內,有成功也有失敗:
有店員說,因不知份量是否正確,要先裝飲品放進膠杯內,再倒入自攜的膠樽,原本想節省的膠杯也浪費!相反,有的小店運作較靈活,都願意將飲品裝到客人自攜的水樽。

膠夠未?
本集嘉賓Rachel幾年前創辦了「撲水」地圖,讓大家輕易找到免費飲水機位置。她鼓勵大家習慣帶水樽出街,喝完就在飲水機裝水,省下膠樽。

根據政府統計,2014年港人平均每日棄置132公噸塑膠,約等於400多萬個膠樽,十年間升幅逾倍。

生產者責任制缺失、油價低迷,導致塑膠回收沒出路、市民又過於依賴塑膠產品的消費習慣,導致每年近5萬公噸塑膠被送往堆填區。
繼續閱讀

本地製造 廚餘有寶 「豆腐渣」變貓砂變菇

13892221_874847735982681_4656380668500352094_n

(左)大埔有機環保菇園「菇菌圓」項目統籌子君、社區教育主WING (右) O2 環保豆腐渣貓砂創辦人Pirry

有貓貓初時轉用豆渣貓砂,寧願唔去廁所,但豆渣貓砂可以衝落廁所,清理方便;另外,廚餘「吽」的菇,菇味很濃!來看看o2豆渣貓砂 和菇菌圓的分享!
O2 Soya Cat Litter  菇菌圓 The Mushroom Initiative

(1) 本地生產O2 環保豆腐渣貓砂創辦人Pirry

 廚餘高增值 支持營運成本
Pirry兩年前參加了比賽,當中的廢物升級再造概念獲獎後,便開始著手開發利用豆腐渣製成貓砂。豆渣變貓砂,只因想造高增值的產品。

「成日想廢物收集了變成產品,但是產品要高價值,才可cover到製造產品的營運成本。」

經過兩年來與本地廚餘廠共同努力,香港生產的環保豆腐渣貓砂今年正式面世。

豆渣貓砂的成份,源自本地豆品廠的豆腐渣及其他可食用的材料,廠房亦設於香港,包辦原材料處理、加工及包裝等工序,名符其實的「香港製造」。

「香港製造」夠sell!
貓砂初時推出時,Pirry不知「香港製造」這點,能否吸引貓主。

「香港製造這一點,是否『夠賣』,令到人想轉用?」

直至第一次公開擺攤賣貓砂,反應很好,不少人願意買本地製造的品牌。

「原來香港人真是覺得,自己製造的東西,是有價值,值得支持!」

貓極有性格 轉貓砂 寧願唔去廁所
繼續閱讀

速食速棄: 食包食飯用布包 宴會租餐具無膠

 香港人講求效率,即棄餐具大行其道。不如用布包叉燒飯、海南雞飯,活動租用餐具減少浪費!

<惜食行者>第二集嘉賓,推廣「環保萬用食物包裝袋」的Samantha,以及提供餐具租用服務「We-use餐具」的Wing和阿恒都積極推廣減少使用即棄餐具的理念,來分別分享歐洲的「環保萬用食物包Eco-Wrap 環保麵包袋We-use 餐具租用具租用服務~

ep2%e9%80%9f%e9%a3%9f%e9%80%9f%e6%a3%84

Samatha(左)Wing、恒(右)

繼續閱讀

上水年宵「垃圾執極都有」 水仙冰糖葫蘆樣樣齊

連續第二年的大年初一跟自然脈絡野人去上水年宵市場執嘢,我問:「垃圾場景會否跟去年一樣?垃圾會否有減少?」

「唔覺呀,(垃圾)執極都有。」野人說。

2
嗅出垃圾香
清晨5時,野人和義工們來到上水年宵市場,在垃圾堆中搜尋有用的物資。熱鬧過後的年宵與去年一樣,都是滿地殘花敗柳和垃圾,唯一不同的是,多了點清晰的氣味:

1. 水仙清香
4°C的清晨下,傳來陣陣水仙清香,我才發現,今年丟在地上的年花,以水仙頭佔最多,多被剪了一半。有女義工估計,與今年天氣較冷有關:「今年天氣凍,水仙開唔切花,所以賣不出?」

1

義工估計,與今年天氣較冷有關:「今年天氣凍,水仙開唔切花,所以賣不出?」

6

水仙堆

 

2. 冰糖葫蘆甜

現場有6、7箱內地製的冰糖葫蘆被丟棄,包裝上印有簡體字,顯示產地為福建。其中4箱冰糖葫蘆包裝完好,但有些被丟在地上被踩得溶溶爛爛。我問:「還可以吃?拿回去有用嗎?」義工想了想,答:「不知道呀,回去做酵素?堆肥?」

3. 橘香
有些年吉賣不出,會交由食環署處理,捐贈出去。有些市民想執被圍起、預備捐贈的年吉和其他年花,都會被食環人員喝止:「阿姐唔好執呢啲花啊。」

3

草莓冰糖葫蘆..

當場分紙皮
義工團隊細心的搜尋,拯救物資:攤檔竹枝、爛帳幕、沙包、破摺椅等等。
除了執物資外,義工竟當場做垃圾分類,將紙皮和膠製品分好,還細心地摺好紙皮,我心想:「紙皮也拿回去?哪夠人手呢?」不禁問:「你們連紙皮也要?」
野人解釋,他們將紙皮和膠分類好,以便回收,因若不分類好,清潔人員為了快快清理場地,會將這些可循環再做的物資,都丟到垃圾桶。


推而廣之 社區開始?
未到早上7時,他們便推著滿滿的6車物資,浩浩蕩蕩回去自然脈絡的農場,滿載而歸。野人說,今年因為多了義工幫忙,能收集到的物資比去年多,他估計,他們回收了65%的棄置物。他希望,市民能在社區多行一步,希望這個執物資行動,可擴展全港十八區的年宵市場。


(後記:垃圾場景和去年差不多,都是滿地殘花敗柳,本覺得記錄也是無謂。但這顯示浪費依然,並不能因對浪費習以為常而漠不關心。況且,透過觀察每年垃圾的變化,也有助反思減廢的生活方向。)

 

7

花開富貴?

14

變形minions

文/ W@食光光

 

 

啤酒節 – 滿身酒氣的回收體驗

玻璃樽回收箱滿滿的。

玻璃樽回收箱滿滿的。

昨晚(10月10日)在國際手工啤酒節幫忙回收玻璃樽,弄得滿身酒氣,感受很深。

1. 以後要「乾淨回收」 ><
很多人沒將酒喝完,就將酒樽連酒丟到回收箱,結果義工處理爆滿的玻璃樽回收箱,不時被酒潑到,弄得「滿身酒氣」。

所以,我以後會將樽清洗好才投進回收箱,最少令回收過程不那麼惡劣。

另外,粗略估計,十枝酒就有一枝是未飲完就丟掉,那整晚有多少酒被浪費了?

我問友人,為何大家不將酒喝完,要將酒白白倒掉?友人估計說:「難飲囉!飲太多頂唔順囉!」唉,真叫人無奈的答案。

2. 回收箱不是垃圾箱

繼續閱讀

大帽山郊野清潔姐姐心聲 — 牛屎是垃圾?一地避孕套?

大帽山燒烤場滿佈垃圾

大帽山燒烤場滿佈垃圾

網友G認識了在大帽山郊野公園工作的清潔姐姐,了解下,才知她們清理垃圾也殊不簡單,例如有車路也不一定有車收集垃圾、牛屎這大自然的產物亦要清掉,還有觀景台不時會有一地的安全套,也是她們會遇到的事。 網友G在此分享其清潔姐姐的心聲。

1. 有車路等於有車清垃圾?
清潔姐姐說,大帽山郊野公園扶輪公園燒烤場、遊客中心、車路閘口以下(700米以下),由一班清潔姐姐負責清理垃圾。閘口以上,則由漁護署派車清理(因閘口以上至天文台大帽山氣象雷達站,只限有許可證的車輛進入)。
姐姐說,第一年來工作,要一邊行上閘口,一邊彎腰夾垃圾。後來其中一個清潔姐姐有車,加上公司肯出錢,就可駕車上去清垃圾。
所以,有車路也不代表有車清理垃圾,要視乎資源分配,況且若有很多車出出入入,也會影響環境和遠足者。

2. 牛屎也是垃圾?
問到她們負責的大帽山範圍,哪處垃圾最多、最難搞。一如所料,姐姐直指一定是扶輪公園燒烤場。每當晚上有人一大班人來燒烤,垃圾桶就一定飽滿。其次是山上的牛糞,公司要求她們丟入垃圾袋清走,不過她們一般都會倒到斜坡密林處,她們會如打高爾夫球般,揮一揮垃圾剷,便將牛糞打向山邊。有時路人不明所以,姐姐也會解釋一番。

3. 觀景台上的「淫床」?
再數下去,姐姐就提到有時晚上有人「搞搞陣」,垃圾就會多了厠紙。「搞搞陣?」她指在山上有一觀景台,又稱六棵樹,那處景觀開揚,居高臨下,能飽覽維港景色,更重要的是車能駛至並停泊。她們笑稱該地點為「淫床」,因有時候,一晚間地上可遺下多至10個避孕套。她笑指,曾有想過,用漂白水消毒後,把它們一一掛在樹上展示。

(編按:漁護署周日(9月20日)宣佈開展「自己垃圾自己帶走」行動,試行撤走龍脊、馬鞍山郊遊徑等5個地點的40個垃圾箱,望遊人將自己的垃圾帶走,以免留在郊野公園,加重清潔工人負擔,或讓野生動物翻垃圾找吃,影響生態。看完清潔姐姐的分享,希望大家也可減少垃圾和帶走自己的廢物~)

201508 大嶼山垃圾

大帽山郊野公園燒烤場

201508 大嶼山垃圾3

河流也遭殃

共享經濟 – 掉垃圾唔洗錢 點叫企業支持回收

Harold 資訊機密處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葉文琪

周四晚(9月17日)Good Lab「物聯網革命與共享經濟」講座,三位講者中,資訊機密處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葉文琪先生(Harold)分享如何有系統地做回收、減廢,最令我感興趣。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vs Creating Shared Value
Harold說,很多私人公司將企業社會責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lity)只當成是marketing的手段,要私人機構創造共享價值CSV(Creating Shared Value),還是較難。
有次,他與一間私人企業洽談回收項目,Harold要收取回收運輸費,但對方回應「唔得喎,掉垃圾都唔洗錢喎」而拒絕,Harold慨歎,對方就連少少回收運輸費也不肯付。

社區回收念頭
他又提出幾個回收的念頭,望集思廣益:

1. 連結拾荒者做回收,幫助弱勢社群
連結平日搭荒者,由他們負責在社區收集廢物,要打卡做紀錄,亦要清潔回收箱。
他們收集到的廢物可賣錢,回收公司也會另向他們付錢,形成到社區回收系統之餘,又可幫助弱勢社群,一舉兩得。
但困難是,搭荒者會當作是回收公司的員工嗎?若要當成員工,就不可行了。

2. 回收賣剩麵包
將有空的市民和麵包店連結,由有空閒的市民去收集賣剩的包餅。

3. 藥物回收
另外是藥物回收,Harold說藥物會影響河流等環境,而外國會將藥物當做化學廢料處理,但香港卻未有相關處理措施。他提議,可在社區設置藥物廢棄箱和做藥物紀錄,處理藥物。

廢物數據化
讀書時,我在大學只是做跑腿,建議學校放回收箱的位置就可以。
但Harold做回收,是有系統地做,會做廢物審計(waste audit),由源頭統計廢物量,有多少是可回收的廢紙、鋁罐,有多少是真正的垃圾,再加上電子系統作追蹤,記錄在哪、由誰收集了幾多廢物,最後用電腦做好報告,這樣對將來實行了廢物收費後,有助企業實行減廢。

他現負責中大的回收工作,廚餘、三色桶回收物都收,他說,每個垃圾袋也附有QR code,方便追蹤和記錄數據。
我在想,有系統兼數據化地做回收工作,也是有助減廢的方法,比只是責怪消費者不肯分類回收有效吧?

文/ Y@食光光